大洪山下的“美学经济”|一江碧水向东流
2015年底,南庄村以“美学经济”为抓手,村“两委”班子与村民一起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,村中的自然风光、民俗风情、历史文化等资源日渐延伸发展为乡村民宿、乡野美食、旅游创意等振兴支点。
2015年底,南庄村以“美学经济”为抓手,村“两委”班子与村民一起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,村中的自然风光、民俗风情、历史文化等资源日渐延伸发展为乡村民宿、乡野美食、旅游创意等振兴支点。
清晨,湖北的田野里,薄雾如纱,笼罩着连片的瓜苗。新修的灌溉渠里,清水潺潺流淌,倒映着湛蓝的天空。微风拂过,岸边的生态防护林沙沙作响,几只白鹭掠过水面,翅膀拍打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稻田。在为期三天的蹲点采访中,记者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从“生产岸线”到“生态岸线”的蜕
江南黄土坡社区81岁的居民谭林魁,赶早来到黄土坡地质文化村体育公园散步,这里树成荫、花飘香、鸟儿叫,江风拂过,好不惬意。
连日来,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长安村,重庆桃乡醉谷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谢华的电话简直成了热线。而从他嘴里最常蹦出来的词,就是“不好意思”——
长江之畔,五马山下,初秋的风掠过稻田,千亩橘林起伏如绸。白墙黛瓦、青石小径,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静卧于此,古朴院落与湛蓝天空相映成画。
这座倚靠渡船联通外界的江心岛,不仅是重庆中心城区重要的“江上菜篮子”,高峰时期每日向城区供应蔬菜超250吨,如今更在生态与产业的交融中,书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——这里已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安居乐园、候鸟迁徙的中转驿站,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共生共赢的康庄大道。
眼前这般静谧的景象,很难让人联想到过去的喧嚣。“十年前哪是这样?机器轰隆隆响,采砂船一来,沙尘能飘到村口。现在你闻,全是青草香,早上还能听见白鹭叫。”老罗的话语中透着自豪。
清晨六点,乌江两岸的薄雾还没被朝阳揉散,像一层软乎乎的轻纱裹着青山。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周寨村的厂区里,机器轰鸣声率先划破了山间的宁静。
曾经的“荒茅田”,实现“繁花盛”的华丽转身;昔日的生态困境,转变为绿色发展的美景,原因何在?记者来到花茂村蹲点,找寻花繁叶茂的绿色脉络。
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,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,流经云、贵、川3省4市16县(市),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在干流修建水坝、水库的一级支流,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。
江水浩荡东流约34公里,在南溪区形成了三江汇流后第一个大湾,延绵10余公里,回转幅度近90度,成就了“长江第一湾”的美名。南溪区仙源街道长江村,便安卧在这“第一湾”的怀抱中。